“據預測,到2020年擁有20部以上網絡終端的用戶將達到44%,83%以上的用戶會擁有10部以上的網絡終端?!比涨?,中國通信學會物聯網委員會主任、南京郵電大學教授朱洪波表示,到2030年無線通信設備增長超過20億,無限服務終端設備增長超過一千倍。
隨著智慧城市建設的推進,對5G通信技術的渴望也愈加迫切,將需要大量的網絡終端設備。但現有的連接能力、網絡的承受力到底怎么樣?
“智慧城市中每個部門都有自己的數據,每個部門辦理的業(yè)務也非常復雜?!敝信d通訊股份有限公司無線經營部總工朱伏生說,在數據壁壘非常高的情況下,要確保智慧城市的良性發(fā)展,必須打破這些壁壘,做到整體開放。
“萬物都要有智慧,還有云化。原來是垂直煙囪狀的,先是私有云,后是公有云,最后是萬物互聯?!敝旆密嚶摼W舉例子,不同廠家的車,所有的器件采購、生態(tài)完全是封閉的。要打破這些,必須重新構造。一個全新的生態(tài)鏈,要從芯片、終端到網絡、到平臺設備、到整個軟件應用、到服務進行集成,打造一個整體基于開放概念的重構的生態(tài)鏈。
“互聯網+的發(fā)展重點已不在互聯網本身,物聯網的快速發(fā)展正在促進信息技術發(fā)生革命性的變化,從基于網絡的服務向基于服務的網絡轉變。”談到下一代網絡技術如何助力智慧城市建設,朱洪波說,他們做了一個實驗。
把江蘇省目前所有涉及運營商、農業(yè)、交通、環(huán)保等幾千種業(yè)務集成到這一平臺上。“智能化現在還沒做到,數據處理還沒跟上。但是目前起碼做到平臺起來了,身份暫時統一了,業(yè)務集成了?!敝旌椴ㄕf,但這和真正的物聯網業(yè)務服務之間依舊存在距離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