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<dl id="pngbk"><label id="pngbk"></label></dl>
      <thead id="pngbk"><legend id="pngbk"></legend></thead>
      <b id="pngbk"></b>
    1. <dd id="pngbk"><legend id="pngbk"></legend></dd>

      監(jiān)理、測試及咨詢服務

      0512-62620800-1

      評估測試服務(登記測試)

      0512-62620800-737

      IT綜合服務

      0512-62620800-701

      智慧城市的“智慧地圖”

      發(fā)布時間:2017.01.23

      早上睜開眼睛,你拿出手機打開地圖應用查看今天的污染指數,地圖提醒你今天污染指數已將近超標,建議不要開車。于是你預約了一輛低碳出租車,并順便在樓下咖啡店預約了一杯8點煮好的美式咖啡。

        上車后,你一邊享用咖啡,一邊查看實時的道路信息,給同事Sam發(fā)了一條信息:“今天路上會趕上3次紅燈,預計八點四十到?!?/SPAN>

        到了公司,你打開地圖軟件,發(fā)現團隊的各個成員都共享了自己的位置,與今天計劃拜訪的客戶位置。

        中午,你在地圖上找到位置最近、評價最好、目前人不多、物流速度最快的餐廳,點了外賣。

        下午是孩子學校的公開課時間,點擊學校的位置,手機屏幕上顯示出此刻教室中的景象。

        下午四點半,地圖上記錄的孩子的位置開始移動,孩子放學了。你看著孩子到了家,十分放心。

        下班路上,又打開地圖軟件查看路過的所有商場、超市的打折優(yōu)惠信息并下載了優(yōu)惠券。

        購物完畢,預計還有半小時到家,讓電飯煲開始工作,準備一頓美味的晚餐。這時你發(fā)現你網購的包裹就在前方50米處,于是你撥通了快遞小哥的電話……

        這是想象中未來智慧城市的生活場景,卻不是科幻小說中才會出現的未來場景,而是在非常近的未來便可實現的。事實上,上述中60%到80%的功能,我們今天的地圖軟件已經實現了。

        在城市越來越智能的今天,我們正在變得越來越依賴地圖,出門我們需要地圖導航;到一個新的地點我們需要地圖查看周圍設施;打車時我們需要用地圖查看出租車目前的位置。在可以想見的將來,離開地圖,你幾乎寸步難行。

        但這只是最上層的,所有人都能直接感知的智慧地圖,其實在智慧城市的核心,存在著另一個默默支持著城市生態(tài)的、龐大的多的智慧地圖——地理信息系統。

        “測繪是定量的了解、掌握空間信息的有效方法,是描繪自然地理空間的最佳的手段,測繪地理信息作為各種信息的載體,擔負著與空間位置有關的信息的集成,處理、可視、分析和決策的重任,是不可或缺的空間信息基礎,扮演著掌握社會發(fā)展的重要角色。我們建設了城市的地理空間框架,構建了地理信息的公共平臺,提供了方便快捷的地理信息服務,取得了良好的效果。智慧城市建設更需要地理信息的有利支撐?!?/SPAN>

        國家測繪地理信息局副局長李維森先生7月29日在“2016中國智慧城市年度論壇”上這樣表示。

        那么地理信息系統在智慧城市中到底扮演了一個怎樣的角色呢?各行各業(yè)其實都或多或少需要應用到GIS,在此不能一一枚舉,只提供一些簡單的例子,供讀者管中窺豹。

        科學規(guī)劃城市

        在城鎮(zhèn)化過程中,城市規(guī)劃實現了基礎設施建設、規(guī)劃設計、規(guī)劃管理、規(guī)劃監(jiān)管、規(guī)劃參與、業(yè)務聯動的信息化,但仍存在對信息技術的作用認識不足、信息化標準的制定滯后、信息資源難以共享等問題。

        這與當前信息化的高度發(fā)展水平不相適應,與此同時,城市規(guī)劃過程中涉及可觀的數據資源,相關專項之間存在有機聯系,實現城市規(guī)劃信息化,有助于將大數據和云計算的方法引入到城市規(guī)劃當中,在實現基礎數據共享化、規(guī)劃信息標準化的基礎上,通過建立城市空間數據模型,而逐步形成智慧的城市規(guī)劃模型。

        城市空間數據模型是基于GIS的城市虛擬體,它能夠對未來城市空間增長趨勢和特征進行情景預測,對城市/交通規(guī)劃方案、土地和房地產政策的系統性效果和協調性進行模擬和評估,可有效提高城市規(guī)劃與管理政策的科學性。

        保衛(wèi)城市安全

        以行政區(qū)域作為統計分析的粒度,統計全市范圍內在各個行政區(qū)域的實時人流量,并通過GIS軟件或平臺進行進行瀏覽、分析等等。

        在電子地圖上標識出指定的交通小區(qū)、城市大區(qū)、熱點區(qū)域、行政區(qū)域等各種類型區(qū)域的準確范圍;根據實際統計分析的結果,利用不同顏色形象、直觀地進行展示;在電子地圖上點擊具體劃分好的各種區(qū)域,立即彈出此區(qū)域的詳細統計分析結果等數據;方便地拖拽移動、放大縮小等功能的電子地圖。通過GIS方式,將城市的人流現象、范圍、強度等進行直觀、量化地展現。

        有了采集數據的分析手段,結合GIS電子地圖平臺和公共廣告屏實時顯示人流信息,通過短信、彩信系統實現人流信息的多渠道發(fā)布,在緊急事件發(fā)生時及時通知公眾和有關的管理人員。

        監(jiān)控氣候災難

        氣候變化對城市生態(tài)系統的影響和沖擊已經成為城市未來發(fā)展必須面對的事實,氣候變化正對城市的碳收支平衡造成影響,使得城市的脆弱性伴隨城鎮(zhèn)化的推進,逐漸暴露出來。

        瑞士再保險最新報告對全球616個中心城市內17億市民面臨的自然災害風險進行了對比分析發(fā)現,全球范圍內受到水災威脅的人數超過任何其他自然災害;從面臨災害威脅的人數來看,亞洲城市風險最大。在城市經濟方面,美國底特律(美國汽車之城、世界汽車工業(yè)之都)和澳大利亞墨爾本(全澳汽車中心)的經濟狀況是非常類似相似的,同樣受到類似的沖擊,但是他們的應對方式迥異。最終,底特律成為美國歷史上規(guī)模最大的破產城市。

        因此,強化對城市生態(tài)功能的演變與氣候變化的響應關系的研究,有助于提高城市文明對氣候變化的抵御能力。

        建設智慧社區(qū)

        智慧社區(qū)是社區(qū)管理的一種新理念,是新形勢下社會管理創(chuàng)新的一種新模式。智慧社區(qū)是指充分借助互聯網、物聯網,涉及到智能樓宇、智能家居、路網監(jiān)控、智能醫(yī)院、城市生命線管理、食品藥品管理、票證管理、家庭護理、個人健康與數字生活等諸多領域。

        GIS技術是對現實空間世界進行模擬抽象管理的計算機空間信息技術,其最基本的能力就是空間地物信息的可視化展現,這也是智慧社區(qū)建設能夠引入GIS技術進行管理的先行條件,即GIS能夠對社區(qū)實現更加直觀的可視化展現。

        從傳統的CAD圖紙管理到二維GIS再到三維GIS,GIS在可視化展現現實空間的能力上變得越來越強大,特別是三維GIS,徹底克服了CAD方式和二維地圖方式管理時代在立體空間展現上的不足,從地下到地表、從室外到室內,能夠實現全方位的三維展現,結合其它智能化設備及技術的接入,實現立體的、直觀的、精細化的社區(qū)管理。

       

      最新国产午夜福利,国产又黄又爽视频,国产综合日韩精品,久久播精品热五月天
    2. <dl id="pngbk"><label id="pngbk"></label></dl>
        <thead id="pngbk"><legend id="pngbk"></legend></thead>
        <b id="pngbk"></b>
      1. <dd id="pngbk"><legend id="pngbk"></legend></dd>